朋友圈搞笑截图“聊天就聊天别把我截图发到朋友圈”
甚至它构成了一种“集思广益”的网络文化——网络上有无数段子都是来源于网友自发的截图,有的是搞笑的聊天记录,有的是朋友圈里那些比段子还好笑的亲身经历。
微博上的各种投稿类bot更是以网友投稿的聊天截图为生,要么用争议的话题挑起口水战,要么靠甜甜的爱情炸出一堆柠檬精。
其实何洁生不生三胎本不是什么大事,但没主动向公众公开的隐私这么猝不及防地被好朋友晒出来,就有点尴尬。
被网友骂坑朋友之后,苏醒倒也没有“悔改”,后来的澄清和道歉还是通过晒出跟何洁的聊天记录来完成的……
确切地说,不管聊天时说了什么,没经过允许就把私人的聊天记录公开,本身就会让一些人觉得很被冒犯。
要想不发生这种尴尬的情况,聊天双方得具备一种无法被量化的默契,不用询问对方“我能截图发朋友圈吗”就知道,哪些能晒,哪些不该晒。
然而这种默契比较稀缺,最终引发的都是一方“突然发现自己被挂”的不快,并且心里默默给对方的可靠程度打了个×:
那么有些晒聊天截图的行为则像是一种主动的和嘲讽: 我就是看不惯你说这些话,非得发出来让大家评评理不可。
家长们或者想尽办法对老师吹彩虹屁,或者暗自较劲攀比,或者飞扬跋扈颐指气使……许多令人诟病的现象都是从群聊截图里被曝光的。
毫不意外地,像这样的截图往往都会引发舆论的强烈反扑,因为里面恰巧藏着一些“局外人”平时难以了解、一旦了解了就很看不惯的现象。
这种聊天记录之所以会流出,也许是因为截图之人也对这种“抱团”或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嗤之以鼻,发出来批判一下。
无论泄露聊天记录之人意图如何,这终究是打破了一种小圈子内关于默认某种价值观或是游戏规则的默契,不管这种默契是对是错。
等到事不关己,劲爆大瓜在各个群里传来传去时,倒也没人在意别人的私人言论突然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几年,“群聊产瓜”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许多震惊全网、发源于民间爆料的大事件,起源都是聊天记录的截图,或是在群聊中对某些消息的转述。
比如那个火爆的学术圈大瓜,好多人信誓旦旦的细节,其实都来自那段不知道被传播了多少次的群聊对话。
个人恩怨中一旦甩出了私人聊天记录互相证明对方有污点,那基本上意味着彻底撕破脸了,姿态相当难看。
而如今网络上更奇怪的一种生态,反而是随着私人的对话被曝光,有些公共话题的蛛丝马迹才被挖掘出来。
或许也是诸如此类的事件,让网友参与一些社会话题的时候,愈发依赖与信任聊天截图在其中的作用,容易被其中传递出的情绪感染。
聊天记录也不过是被任意打扮的小姑娘,轻则有心之人对文字断章取义、引导舆论抨击的风向,重则有“开局一张聊天截图,其余全靠编”的闹剧发生。
当我们无时不刻通过聊天软件与他人交流,这些内容又轻而易举就能被广泛传播给公众时,那些截图有时只是无关痛痒的废话,有时又绝对不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版权声明:本站严格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仅分享已标注来源的公开事实信息,不复制原创内容。若权利人认为内容侵权,请于30日内联系,我们将立即核实并删除。网站邮箱;yuzhibolangzi@gmail.com 通知邮箱谢谢!